作为一种线性数据结构,几乎每一种编程语言都支持数组类型。和c++、java这些强类型的语言相比,JavaScript数组有些不同,它可以存放任意类型的值。上节中有提到过JS中任意类型的值都可以赋值给任何一个变量,所以从数组中取出不同类型的值时也就不存在类型转换安全问题。
JS数组的使用非常简单,只是有些细节可能容易被忽略,下面是数组的定义:
数组定义很简单,通过一个中括号[ ]来声明,可以在声明时指定元素值,每个元素用逗号隔开,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。上节提到过,数组也属于object类型,我们可以通过它的length属性来获取数组的长度。
JS数组的长度是不固定的,可以在程序中随意增加或减少数组长度。
在c++、java这些强类型的语言中数组的下标只能是整型或者char类型,JS数组并不是这样的,它的下标可以是上节讲到的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种,看下面的例子:
有点凌乱了吧,我们可以將一个小数作为数组下标arr[1.3]=3,然后可以通过arr[1.3]获取下标的值。字符串作为下标时稍微特殊一点,我们不仅可以通过arr[“age”]来获取下标对应的值,还可以使用arr.age这种形式。我们甚至可以定义一个函数func,使用函数名作为下标。
最后我们使用arr.length获取数组的长度,发现长度为1,这是怎么回事呢?
我们来通过代码分析一下:
可以看到通过length属性获得数组的长度实际上并不准确,它的值是数组的最大整数下标+1。
为了避免数组下标出现不连续的情况,我们通常將数组作为栈来操作,需要增加数组长度并向数组中添加元素时调用push函数,减少数组长度同时移除元素可以调用pop方法。
案例代码如下:
页面输出: